心情塗鴉牆最近搜尋到了一篇頗感興趣的研究論文
青少年對不同舞蹈類型態度之研究-以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街舞為探討對像舞蹈 怎麼會和設計扯上關聯?
街頭文化和街頭塗鴉
相對於主流文化
在社會環境中一般大眾對此定義於次文化應是毫無疑問的
而探討街頭文化或次文化如何影響今之設計
是我在設計實務中希冀討論思考的
除此之外
庭雲亦是希望從次文化為出發點
探討現今商品中
次文化的影響及產品中次文化的含蓋部分
如
公仔的人物特性
公仔的情緒表現
以及因應次文化所沿生的各式產品
還有次文化產品何以吸引青少年並引起其共鳴和認同
開始之初
著實是萬事起頭難
抓不到教授希望的方向
也尚未釐清我們的重點
所以
在決定探討次文化如何影響設計這研究問題後
曾在一次mail中
謝老師建議我們先將"次文化"定位好
這是一個開始
也是一個方向
確實
沒有明確的定位
又如何啟動我們的研究?
而究竟何謂次文化
我想我自己對其見解尚是不足
在多方參閱資料後
以下為我篩選後認為最適宜自己渴望探討之研究方面的定義
名詞解釋
何謂次文化?
根據蒐集到的資料整理如下:
(一)何謂次文化資料一
次文化的展現多半會顯現在於
面對事物的思想、態度、習慣、信仰、和生活方式
可以說是一種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價值、信念
它也是伴隨著主流文化
而產生的另一種特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
像是在職業、宗教、教育、國家、社會階級、性別和年齡等
不同性質的層面當中都會產生不同的次文化
每個社會都會有主流文化在面對次文化時所產生的衝擊和變化
這些次文化可能是對於主流文化積極的改進
或是
作為對於主流文化消極的反抗次文化多半是由團體流傳出來的
藉由團體的認同和共享
使得這些次文化也像共同的主流文化一樣被流傳出來
生活在社會當中的人們不單單只受到主流文化的價值和規範
也從人們所生活的團體裡受到許多次文化的影響
關於次文化的例子相當多
在每一個時代就會有相對於當時主流文化所產生各種次文化的影響
特別是在青少年團體裡次文化是相當明顯且種類繁多
青少年正處於社會過渡的階段
一方面想從孩童時期成長
另一方面卻又無法迅速融入成人的社會
在這個階段性的過程中
產生了獨特自我的橫斷性文化
國內更有許多學者相繼的研究關於青少年次文化的特徵
如:
對形式主義的反抗、對機械化的生活不滿、
對功利商業主義的抗議、
對自我表現的趨向(李亦園/1984)
還有像是逸樂鬆軟的價值取向、膚淺刻薄的言語型式、
封閉為我的圖像思考、短暫閒散的人生態度、
言行瘋狂的偶像崇拜、逃避退縮藥物濫用現象、
還有偏差暴力的問題行為等(高強華/1993)
由於青少年時期與同儕之間的相處時間增加
同儕對於青少年的自我的認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因而形成同齡同質的特殊文化
像是前一陣子由於日劇和韓劇在台灣流行風潮
使得青少年相繼模仿劇中明星的裝扮、舉止和言行
稱為哈日、哈韓風
還有喜歡饒舌樂的Hip-hop風格在街上看到有人穿著垮褲、大件ㄒ恤、頭帶帽子或頭巾、聽著饒舌樂以顯示他們的流行也是次文化的展現之一或是在言談之中
使用比較不合文法的字眼
而且寫作文也會用比較簡單的字
這是在語言方面的普遍的次文化現象
由於次文化在初出現之際很容易讓人覺得是一種對於主流文化的反動
因此讓人有次文化就是偏差行為的代表實則不一定另外有一個概念稱為次文化的偏差〈Subcultural deviance〉
其義為:
個人因為順從次文化的規範而導致違反了社會當中的規範
造成了偏差的行為
這個行為就稱為次文化的偏差(Stark、Rodney、1997)
在前述曾提到次文化是相對於主流文化的一套價值和規範
而因此也會依照次文化團體的模式來行事
這些行為在次文化團體的成員是符合規範的
但是相對於主流文化
可能就是違反規範的偏差行為
像是美國的嬉皮就是一個次文化的代表
在當時認為蓄長髮
穿著誇張的服飾
就是一種違反規範的偏差行為
但是在嬉皮文化的成員這卻是一種符合規範的表現
因此
次文化的偏差就是指的相對於主流文化規範和價值的意涵
也許某一些次文化的確是有偏差行為的因素
像是青少年的幫派或是藥物濫用的行為
但是
也有一些次文化可能傳遞出好的價值或是規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表現只是和多數人所認知到的價值不同罷了像是現在台灣社會裡
外籍勞工的人數已經越來越多了
在假日當中
其實不難發現到他們集結一起上教堂
或是聚集在一起出外遊玩
彼此相聚
外籍勞工在台灣的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後
必定會有其對本身文化的需求以及顯現
在無法提供外籍勞工們需求的時候
就會產生對於時下社會的秩序不和諧的情況
像是假日時
在火車站前常見的一群群外籍勞工坐在出口處聊天聚集的現象
這些在在都形成外籍勞工在台灣休閒的一種次文化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外籍勞工的存在或是行為就是不正當的偏差行為
也許人們或多或少是會對於外來的文化感到不熟悉或是無法瞭解的觀感
但是這樣的觀感卻很容易造成對於外籍勞工的偏見和歧視
在文化一開始相互接觸之際
很容易會有相互排斥的情形發生
唯一的解決知道就是不要以刻板印象的方式來繼續認知
以一種平等的觀點的相互認識
才有辦法用相互瞭解和相互適應
文化才有可能激盪出優質創新的火花
無論是對於文化的傳承
次文化的形成
都應予以客觀的觀察和認識
以消彌文化當中的衝突和危機
(二)何謂次文化資料二
次文化在社會學中
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
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稱亞文化
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
在於他們有意識自己的服裝、音樂或其他興趣是與眾不同的早在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
並且
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於是
「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Riesman 1950: 361)
因此
當一個次文化成員
「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
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
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
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
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
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
在為團體中的成員選擇他們會在音樂中『聽到』些什麼。(ibid: 366)」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
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
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
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
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
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dige(1981)使用「風格」這個詞彙
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
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
次文化風格是刻意被「羅織」(fabricate)出來的
帶有「被建構性」
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
這些風格不僅是表面上的建構
也是一種宣示
它反駁了多數共識的神話
打斷了「常態化」的過程(Hebdige、2005: 20)
從而得知
次文化的意義不只是運用拼湊、挪用等的手法
進行再創造的一種生產方式而已
同時立基於現實的對立面
做出風格的詮釋
如「任意拼湊的風格」(Hebdige、2005: 126-130)
和「令人厭惡的風格」(Hebdige、2005: 130-138)
不過
次文化的收編同時也表現該文化領域的死亡及再生
更顯現次文化不僅僅影響了自身的團體
同時也對「主流」產生莫名的影響力
結語根據我們的研究動機
和所收集的相關資訊和文獻
我將我的次文化定位於街頭文化
而庭雲則是偏重於青少年的產品的次文化部分
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就如同次文化易於青少年間形成
而街頭文化衍生之商品
主要消費族群也以青少年首當其衝
所以
希望未來的課堂上
透過我們雙方的交流和切磋
能夠歸納出次文化產品之特色
其中異同點
還有未來的商品趨勢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