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A Study of Taiwan’s Public Art in 1990’s
摘要
公共藝術是一個多元、複雜與發展中的研究課題,
本論文僅嘗試提供一個九O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觀念深層探討的理論建構之基礎論述,
從台灣公共藝術的形成背景、執行成效、結構分析、美學探討、推動困境等進行分析。
提出公共藝術絕對不是一件單純的工程採購、藝術創作、行政業務
甚至是環境美化等個別性之議題,
也不是單純以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做為唯一的公共性判準,
更不是一種捨棄歷時性的、去身體化的概念來實踐。
最後,本文指向公共藝術是涉及了整合社會性、公共性、歷史性、空間性、藝術性與文化性之跨領域的意識觀念之課題。
全文共分五大章節。
九O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社會文化脈動息息相關,
因此第壹章節從台灣地方文化的轉變、公共藝術觀念的發生
以及台灣公共意識的崛起來重構台灣公共藝術建構的歷史與社會背景。
第貳章節實質分析台灣公共藝術形成的立法過程、
實驗性極強的九個公部門示範案例推動分析、
民間案例(鹿港裝置藝術大展)衝突的研究等等,
概說九O年代台灣公共藝術實踐的現象。
第參章節則回歸到公共藝術的生產過程之建構,
從「藝術家」(藝術創作)、「公共空間」以及「民眾參與」的角度,
分析公共藝術生產過程中的三大要素,
並探討由政府與專業者協助底下,
透過藝術家、公共空間以及民眾參與的途徑,完成公共藝術設置的過程。
第肆章節則深入分析公共藝術的美學議題,
從「存在」價值、「環境」責任與「空間」權力等等面向探討公共藝術的美學內涵。
第伍章節則是具體的提出本文對於公共藝術的反省,
分別從「溝通」、「參與」、「時態」以及「環境主體」等面向,
指出九O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的問題在於
「缺乏溝通行動」、「虛假的民眾參與」、「歷時性思考的不足」
以及「環境主體性的消失」等等,檢討九O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建構之困境。
二、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公共藝術為例/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ors』Concept And the Society Apprehension of Public Art-A Case study on Public Art Work in Hsin-Chu Area
摘要
對藝術創作活動而言,公共藝術不再只是個人感情的發洩與風格的展現,
它將包含更廣的思考層面,
除了創作者的個人風格、專業背景之外,
公共藝術創作還要面對複雜且直接的大眾問題。
無法與民眾產生共鳴的公共藝術創作,
也就是忽略了使用者角度的思考,
將會喪失公共藝術設置的目的與意義,
因此作為一個公共藝術創作者,
如何兼顧藝術性與公共性,是值得省思的課題。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即在探討公共藝術創作者的創作理念,
並調查其與民眾解讀間之關係。
研究過程中以文獻分析法找出公共藝術相關議題的研究狀況,
並建立公共藝術創作的理念基礎;
其次,透過創作者訪談來取得公共藝術的實際創作思考及原創理念;
最後,輔以對一般民眾進行公共藝術解讀的問卷調查,
以獲得民眾對公共藝術作品解讀結果之資料,來回印證研究觀點。
本研究根據訪談內容及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提出研究之結論為:
一、公共藝術創作者思考面向為:
1.藝術性面向上,多以作品放置的週遭環境因素為考量重點。
2.空間環境面向上,會以周圍環境的「物質環境」與「非物質環境」提出的創作思考,並適時加入作品特性的考量。
3.公共性面向上,多以強調觀者在視覺美感經驗上以及觸覺親近性上的感受。
二、公共藝術創作者會遇到的「公共性」困難有:
1.行政方面:行政程序的繁瑣、公共藝術設置時程與建築無法協調、執行單位將公共藝術視為一項工程、創作者理念評審或主辦單位意見的不同。
2.個人方面:尋找材料與工廠、媒材製作上因量體過大而不好掌握。而為其所做的改變與解決方法有:
(1)行政方面:成立或加入公共藝術團隊、尋求熱心的主辦單位。
(2)個人方面:培養創作者的耐性與溝通能力,以及創作心態上的調整。
三、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間的差異及平衡之道為:
1.藝術性面向上,以表現形式與色彩看法較易一致,而對作品主題與內容的理解力不同;平衡方式為創作者的創作理念以民眾共同意識為出發點,並適時加入有詳細解說之作品說明牌。
2.環境空間面向上,對設置地點環境特質與空間需求的認知有落差;平衡方式為創作者事前對民眾的環境認知要有深入的調查瞭解。
3.公共性面向上,以視覺互動為重的表現方式多能達到預期效果;除了保有視覺接觸的互動方式外,創作者可讓作品延伸出聽覺、觸覺等其他感官的互動方式。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
研究者提出對公共藝術創作者、公共藝術執行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等方面之建議。
三、公共藝術設計手法被接受程度研究—以高雄市為例/A Study on Extent of Acceptance in Public Art Design– Case Studies in Kaohsiung
摘要
當全球快速的發展,人類的價值觀及對環境的感知也相對改變,
目前台灣正處於多元文化激盪的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與環境的變遷,全球化時代的洪流正考驗著我們,
唯有藝術仍是不變的價值;
藝術含有人為意義的審美活動,藝術品並不表現藝術家的情感,
它只表示藝術家對情感形式的瞭解,
而藝術的功能,使靈魂平靜,心靈與永恆的律動中,
透過辨證,而逐步接近永恆美的理念,
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純淨化人類的靈魂,達到絕對美的境界,
可使宇宙間的事物導向正確、和諧、幸福,
激起人類高級理性的快樂,促進精神動力的開展。
本研究藉由高雄市部分案例之
公共藝術作品與市民、環境的互動關係、設置位置、場所演譯性...等等,
試圖找出其在都市空間所扮演的角色及對生活美學的實質教育意義,
研究範圍著重於作品與公共空間、都市環境之間的關係,
包括
作品的量體、材質、色系、燈光、休憩、設計緣起、教育、人群活動、心靈提昇…等等,
藉以瞭解公共藝術設計的手法對提昇生活美學與民眾的認知進行比對會呈現何種差異,
且民眾對於作品的設置滿意度及互動關係來分析作品設置的成效是否符合設計初衷,
作為日後各機關執行公共藝術設置之參酌依據。
本研究調查問卷內容,挑選於高雄市現行熱門之景點,
並針對五個點所設之公共藝術作為案例分析,
針對民眾對採行案例之問卷意見表進行分析,
藉此深入瞭解民眾對於現今高雄市公共藝術施行之部分案例的接受度,提出具體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在民眾認同感的部分一致顯示公共藝術的設置有助於
提昇自我美感作用、美化環境、提昇視覺美感的功能,
在心理層面讓人產生藝術感、優雅感、舒適感,
甚至產生對地方的歸屬感,
並顯示其公共藝術之設置對於高雄市行銷有拋磚引玉的效果,
讓高雄市成為國內其他開放空間競相模仿之對象。
四、台北捷運公共藝術設計與社區民眾互動之研究─以南勢角站為例/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arts in Taipei MRT and the peopleof the community ─ A case study on Nanshijiao Station
摘要
公共藝術是將藝術創作概念與民眾生活空間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在公認為呈現公共藝術最佳場域的捷運站這個公共空間,
要如何發揮與利用,展現公共藝術真正地功能與價值,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目的是以個案深入分析,
透過捷運南勢角站公共藝術實施經驗,
瞭解公共藝術設置的實際情形,
深入訪談捷運南勢角站公共藝術創作者原創理念,
並到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現場隨機性抽樣,
對社區民眾以面談式做問卷調查,
探討社區民眾對公共藝術的認知、以及捷運公共藝術對社區民眾在精神層面上的影響。
本研究在結論中,
再次舉證「創作者、公共藝術作品、環境空間、觀賞者」四者的互動關係,
並以藝術心理學、藝術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本案例公共藝術創作思考發生狀態之
過程、藝術品呈現階段、傳達意義,
探討其對社區民眾互動關係中產生的認知差異原因,
進而討論台北公共藝術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評析,
希望能提供都市公共藝術相關領域發展施行的參考。
最後提出加強捷運公共藝術的宣傳、
與站體注重地緣性的整體規劃、
以及公共藝術介入捷運工程規劃的時間點等建議,
希望公共藝術在大眾捷運這個公共空間表現的更臻完美。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